顶着黄梅季节的大雨,我在湄潭县永兴古镇湄江河畔的人行观光步道见到罗永霞时,她正和一个护河队成员在河边查看水势。
“这几天正值汛期,到处都在下大雨,我们护河队成员随时都会巡逻,查看沿河的水势。”罗永霞说。
罗永霞和古镇服务队队员
永兴古镇护河队成立于2019年,是“永兴古镇志愿者服务队”中的一支,共有成员37人,该镇镇域的湄江河上游为湄潭县饮用水源保护区,护河队成立以来,每天沿河巡逻,清理垃圾,引导来河边草坪露营、烧烤的游客文明旅游,为保护母亲河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。
永兴古镇建镇有四百多年历史,为黔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,浓厚的商贸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浙大西迁文化、茶文化在这里交汇,近些年来,该镇依托四种文化开始大力发展旅游。2017年,罗永霞从该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主任退休后,在镇政府领导下成立“永兴古镇志愿者服务队”,她带着一帮队员积极投身于“建设家乡、服务家乡、宣传家乡”的行动中。
古镇的旅游想要发展得更好,先得把家乡建设得更美,提高游客的满意度。2024年,县人民检察院、镇政府决定对该镇沿河的人行观光步道进行改造,这条步道的前身是多年前修建的一条观光木栈道,历经多年的日晒雨淋,木栈道变得破损不堪,得知情况,罗永霞和服务队成员一起在30余个微信群里发起募捐,共计捐款21.9万余元,将625米的步道改造一新。
在积极发力配合镇政府建设家乡的同时,全心全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高效、无缝对接、全面周到的服务,罗永霞和她的队员在这条路上奉献之路上一走就是6年。
改造后的人行步道
2025年5月23日中午时分,罗永霞接到镇政府一名领导的电话,有一千多名县里来的中学生到古镇“万亩茶海”搞研学,突然遭遇大暴雨,这一千多名学生为了避雨全部走散,镇政府可以出动的人员全部出动,在全镇引导、寻找走散的学生,但人手远远不够,急需要古镇志愿服务队的支持。
罗永霞当即在“古镇志愿者服务队”微信群里发出通知,三十多名服务队成员很快就聚齐了,罗永霞把全体成员分为两个小组,一组人员负责在镇上的十字路口、三岔路口引导学生们赶往聚集地;另一组人员在古镇的巷子、胡同里搜寻走散的学生,忙活了两三个小时后,这一千多名学生全部安全抵达聚集地。
在该镇,罗永霞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,认识她的人都管她叫“暖心大妈”。东家小两口拌嘴闹离婚,邻里之间出现了矛盾,她第一时间上门调解;镇上的贫困户生活困难、孤寡老人遭受重大疾病,她及时在全镇发动群众募捐;当地村民种的西瓜、猕猴桃销不出去,她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四处为种植户寻找销路。一心一意做老百姓的“贴心人”、“娘家人”、“暖心人”。
老百姓捐资修葺的浙大学子墓
2023年,县里有一个文史专家在查找史籍时,了解到有一个叫许基烁的浙大学生客死于小镇,葬在镇外火神庙的一处山顶上,这名文史专家找到浙大学生的坟时,眼前就剩下一块稍稍凸起的黄土坯,土坯上长满荆棘、杂草。文史专家找到罗永霞,罗永霞再次在全镇范围发起捐款,很快筹集到1.2万元,为这名浙大学生垒坟、立碑。
“当年,浙江大学到镇上办学时,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科技、文化,让镇上的人得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,如今,浙江大学早已搬回了浙江,他们留在小镇上的学生坟,我们应该照顾好!”罗永霞说。
退休后,罗永霞继续发扬着“退休不褪色”的本色,初心不改,勇于担当,继续担任该镇街道三街党小组长和寨管家、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、镇中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。
编辑:王玉伦 记者:夏青

评论